威特父親嚴格地規定兒子的學習時間和遊玩時間,培養他專心致志的學習精神。在小威特學習功課時,老威特絕不允許有任何干擾。開始時,平均每天給他安排15分鐘的學習時間。在這個時間,威特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習,就會受到父親的嚴厲批評。在學習中,即便妻子和女僕問事,他也一概予以拒絕:「威特正在學習,現在不行。」客人來訪,老威特也不離開座位,並吩咐道:「請讓他稍候片刻。」可見,老威特是如此用心良苦,他這樣做就是為了培養威特在學習時具備一種嚴肅認真、一絲不苟的精神。
威特的父親還培養威特做事敏捷靈巧的習慣。如果小威特做一件事磨磨蹭蹭,即便做得再好他也不滿意。這對培養孩子雷厲風行的作風起了很好的作用。
也許有人認為,老威特這樣的教育方法,一定會使孩子犧牲很多吸收其他知識及玩耍的時間。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,他每天只花費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學習上。正是由於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專心致志,效率極高,才使威特贏得了很多時間從事運動、休息和參加社交等。
對於老威特對兒子在行為習慣方面的培養也有各種議論,對於這一點,讓我們先讀一段老威特在書中記載的一個實例。
兒子6歲時,我帶他到L村的E牧師家去,並在那兒住了幾天。第二天吃早點時,兒子灑了一點牛奶。按在家裡的規矩,灑了東西就要受罰,為此他只能吃麵包了。我兒子本來就喜歡喝牛奶,再加上E牧師全家非常喜歡他,為了他的到來,還給他特意調製了一種牛奶,並添上了最好的點心,這對小威特還是誘惑不小的。我兒子在灑掉牛奶後先是臉稍紅了一下,遲疑了一會兒,但終於不喝了。我故意裝作沒看見。
E牧師家的人看到這種情況,實在沉不住氣了。只得再三讓他喝牛奶,可兒子還是不喝,並十分不好意思地說:「因為我灑了奶,所以就不能再喝了。」E牧師家的人還是再三勸說他:「沒關係的,一點關係也沒有,喝吧,喝吧!」我在旁邊一邊吃著點心,一邊仍然故意裝著沒看見。兒子還是堅持不喝,在萬般無奈之下,過於疼愛威特的E牧師全家就向我進攻了,他們推測一定是由於我訓斥了兒子。
為了打破僵持局面,我讓兒子出去一下,待我向牧師全家說明理由以後看看情況是否會有所變化。他們聽後責怪我:「對一個剛6歲的孩子,因為一點點過錯就限制他喝和吃自己喜歡的東西,你的教育過於嚴格了!」我只得加以解釋說:「不,兒子並不是因為懼怕我才不喝的,而是因為他從內心裡認識到這是約束自己的紀律,所以才不喝的。」在聽了我的解釋後,E牧師全家還是不相信,於是我只好通過做一個試驗來揭示事實真相:「既然這樣,那麼我們可以試驗一下,我先離開這個房間,你們再把我兒子叫來,勸他喝,看他是否會喝。」說完,我就走開了。
待我離開房間後,他們把我兒子叫進屋裡,熱情地勸他喝牛奶、吃點心,但毫無效果。接著他們又換了新牛奶,拿來新點心誘惑我兒子說:「我們不告訴你爸爸,吃吧!」但兒子還是不吃,還不斷地對他們說:「儘管爸爸看不見,上帝卻能看見,我不能做撒謊的事。」他們接著又說:「由於我們馬上要去××散步,你什麼也不吃,途中要挨餓的。」兒子回答說:「不要緊。」實在沒有辦法了,他們只好把我叫進去,兒子流著感動的淚水如實地向我報告了情況。我冷靜地聽完後,便對他說:「威特,你對自己良心的懲罰已經夠了。因為馬上要去散步,為了不辜負大家的心意,把牛奶和點心吃了,然後我們好出發。」兒子聽完我的話,才高興地把牛奶喝了。僅僅6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的自制能力,E牧師全家都深感不解。
從上面這段記載來看,一般人可能只覺得老威特的教育過於嚴格了。是的,從小威特與一般孩子的行為方式看,這種教育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很嚴格的。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,由於他的教育方法好,這並沒有使兒子感到痛苦。因為對孩子的教育,即使很嚴格,但只要從小抓緊,使他們養成了習慣,也就不會感到有任何痛苦了。對孩子的教育,同砌磚一樣,必須打好基礎,威特父親正是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。
在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,老威特的一條根本經驗就是,是非分明、始終如一。有時答應,有時不答應,反而會給孩子帶來痛苦。不允許的事,一開始就不允許,這對孩子就沒有什麼痛苦。
根據這個道理,威特父親從威特1歲時起,就嚴格要求。他從未以「小時候可以放寬一些,稍長大後再嚴格一些」這條似是而非的做法來管束兒子。
縱觀當今大多數父母,他們的「禁律」出爾反爾,反覆無常,不能始終如一。有時不行,有時卻又變得行了。這樣久而久之,就在孩子的心靈上打下了父母的「禁律」可以打破的烙印。所以要教育好孩子,父母必須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始終如一的主見,無主見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。 |